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9日讯 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科工”,02543.HK)今日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67.50港元。截至今日收盘,大行科工报56.90港元,涨幅14.95%。
大行科工是折迭自行车公司,收入主要源于销售大行自行车。
根据分配结果公告,大行科工本次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 7,920,000股H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其中,香港发售股份数目 792,000股H股(可予重新分配),国际发售股份数目 7,128,000股H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大行科工本次发行的发售价为49.500港元,所得款项总额392.04百万港元,扣除按最终发售价计算之估计应付上市开支49.84百万港元后,所得款项净额为342.20百万港元。
大行科工拟将该等所得款项净额分别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加强研发能力、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大行科工本次发行的独家保荐人、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独家整体协调人、独家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富途证券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分配结果公告显示,大行科工的基石投资者为安联环球投资亚太有限公司(「安联环球投资亚太」)、大湾区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及代表Mega Prime Development Limited的管理账户)(「大湾区基金管理」)、Harvest International Premium Value(Secondary Market)Fund SPC(代表Harvest Oriental SP(「Harvest」)及为其利益行事)、维科(香港)经贸有限公司(「维科香港」),获分配的发售股份数目分别为789,100股、378,800股、441,900股、404,000股,占发售股份的百分比分别为9.96%、4.78%、5.58%、5.10%。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大行科工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54.2百万元、人民币300.2百万元及人民币450.7百万元、人民币125.8百万元及人民币184.7百万元,年度/期间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人民币31.4百万元、人民币34.9百万元、人民币52.3百万元、人民币12.7百万元及人民币21.5百万元。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及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大行科工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57.7百万元、人民币26.9百万元、人民币78.9百万元、人民币35.7百万元及人民币21.8百万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发布的《规模低于同行两家上市公司 大行科工冲刺港股IPO》,尽管行业景气度高,盈利空间大,但大行科工仍面临细分赛道天花板低的掣肘。折叠自行车这个品类占全球自行车市场的份额不到5%,仅有百亿元级规模。大行科工要做强做大,或许还要做好品类多元化的打算。
大行科工主打中高端折叠自行车,最新平均售价接近2000元,这也为公司盈利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大行科工报告期内的毛利率均在30%以上,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33.5%。这意味着每卖出1辆2000元自行车,公司毛利就超过600元。相比之下,中路股份、上海凤凰2023年自行车相关业务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2.33%、14.72%。
不过,尽管盈利空间可观,但细分行业规模的掣肘是明显的。定位越窄,大众化普及就越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平台网_证券配资公司_平台配资炒股观点